美丽宏伟的白塔寺 光曜老街区

美丽宏伟的白塔寺 光曜老街区

  修缮后的白塔寺与湛蓝的天空构成一幅美丽画卷。记者 潘之望摄

美丽宏伟的白塔寺 光曜老街区

  修缮后重开的白塔寺举办夜场活动,市民游客争相夜赏白塔。 记者 邓伟摄

美丽宏伟的白塔寺 光曜老街区

  游客在寺内打卡留影。记者 武亦彬摄

美丽宏伟的白塔寺 光曜老街区

  白塔寺东西岔胡同旧貌。 记者 方非摄

美丽宏伟的白塔寺 光曜老街区

  白塔寺旁的“429共享院”是老城区首个中法合作试点项目,由法国建筑师设计,目前免费对外开放。 记者 潘之望摄

美丽宏伟的白塔寺 光曜老街区

  站在东西岔胡同中心广场向东望,青瓦灰墙、壮美白塔,尽显古都风韵。 记者 潘之望摄

美丽宏伟的白塔寺 光曜老街区

  鲁迅博物馆门前整洁有序,一群年轻人正在合影留念。记者 潘之望摄

美丽宏伟的白塔寺 光曜老街区

  京城老字号白塔寺药店办起的养生咖啡馆“耀咖啡”,吸引了不少市民慕名前往。 记者 方非摄

阜成门内大街的胡同里,古朴壮丽的白塔穿越700年时光,依旧巍然屹立迎接天南海北的游客。今年“十一”,除了转塔祈福、逛寺观赏外,一场场文化活动为人们带来多重享受,周边街区的有机更新也使得白塔寺的魅力进一步提升。

旌幡舞动、铃声悠扬,白塔、红墙、灰瓦,古老寺院的典雅庄重让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将最美的画面定格在镜头中。

白塔寺又称妙应寺,融合了中尼佛塔的技艺精华,是中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覆钵式喇嘛塔。2021年6月,历经两年修缮的白塔寺重新开放,并首次设置夜间专场,市民游客在灯光秀中转塔、赏景、观展、交流,感受古典与现代交融的时空对话。

如今,“白塔之夜”已成为白塔寺常态化的文化活动,电影放映会、白塔塔藏文物展、京味儿相声、昆腔京韵元曲分享会、妙音雅集民乐演出等丰富的主题活动接连不断,让白塔寺不再只是祈福祭拜之地,更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平台。

白塔寺焕新,只是白塔寺街区更新的一个重要支点。早在1998年,以清华大学吴良镛先生为代表的多位专家学者就对白塔寺地区的整治与改造确立了遵循“有机更新”的思想,追求动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白塔寺地区在西城区率先以“整院腾退”院落逐步开展保护更新实质性工作。2015年,“白塔寺再生计划”启动,将设计创新引入老城,从院落点式改造、国际性文化活动举办、公共空间整治提升等方面入手,聚焦民生刚需,开展街区整理设计,深度探索渐进式老城保护更新。

“白塔亮灯点燃了整个白塔寺街区的消费活力。”白塔寺宫门口东西岔胡同保护更新项目实施主体北京华融金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紧邻白塔寺西侧的东西岔胡同在经过多年的腾退、换租后,已经引入了一批咖啡、精酿、简餐等年轻化的餐饮品牌。尤其在白塔寺亮灯的夜间,能登高观塔的咖啡厅、可以坐在院里小酌一杯的精酿酒吧都成了网红打卡地。

白塔寺周边胡同,也通过设计师的创新与设计,进行着微妙的更新。白塔下的市井生活,在日渐浓郁的古都风韵中变得更加舒心惬意。“这处院子以前全是私搭乱建,住了得有五六口人,现在成了蛋糕店,我没事也喜欢来坐坐。”王女士是西岔胡同的老住户,她眼看着胡同的环境越来越好,飞线入地、门窗换新,就连消费业态也从游商菜摊升级为一间间能打发休闲时光的精美小店。

记者看到,一间间店铺门前的区域都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一家咖啡厅前摆满了鲜花和绿植,还贴心地在正对着白塔的室外区域摆放了长椅。华融金盈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果说2020年以前,街区公共环境的整体提升改造是“粗加工”,那么近年来,品牌商户的入驻则为街区提供了更新潮、更年轻化的“精加工”。

如今,白塔寺街区还多了不少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东岔胡同里的小广场,三五成群的居民正坐在木椅上谈天说地;白塔书房里,工作人员和居民志愿者们正在制作装饰街区的纸灯笼,有时这里还会举办文化讲座,丰富居民的生活。

作为文化地标的白塔寺与白塔寺街区更新相得益彰。一个能触摸到历史、感受到烟火气、品味文化魅力的胡同片区正焕发出青春活力。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hongyi.com/849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10月 7日 下午4:09
下一篇 2023年 10月 9日 下午3:35

相关推荐

  • 陕西潼关“长河落日”:黄河之美令人着迷

    近日,在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三河交汇处,落日余晖照映在黄河上,泛起粼粼波光,“长河落日圆”的别样美景令人陶醉。   陕西潼关,黄河倒映着落日余晖。潼关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黄河河面浮光跃金,波光粼粼。潼关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黄河河面浮光跃金,波光粼粼。潼关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图为云层中的落日。潼关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图为黄河河面映照着落日余晖。潼…

    2023年 8月 10日
    1.0K0
  • 千顷云雾飞瀑!航拍江西庐山飞瀑云雾美景

    央广网庐山5月8日音讯(记者邓玉玲)5月6日,江西庐山牯岭山城出现海量瀑布云涛,风云变幻间,再现“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诗中气象景象。      庐山牯岭山城出现瀑布云涛(央广网发 胡晓山 摄)   无人机飞至200米高空,终见澎湃瀑布云涛奔涌而来。山岭间皆是云雾潇洒、充满四合,小天池方向瀑布云景象最为壮阔,云涛借着微弱偏北风,从山顶爬升而下,淹没…

    2023年 5月 8日
    1.1K0
  • 浸潭也藏着一个“世外桃源”,每年2月至4月各村的桃花如约绽放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让人心生向往,其实,清新浸潭也藏着一个“世外桃源”。每年的2月至4月,浸潭镇各村的桃花如约绽放,盛开的桃花层层叠叠,漫山遍野的花海点缀着浸潭的山水田园,让人流连忘返。      浸潭镇“世外桃源”景区。   近年来,浸潭镇着力写好文旅文章,统筹整合“花资源”,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桃、冬观湖”全时段旅游链,进一步提升农业附加值、培育文…

    2024年 3月 7日
    5.1K0
  • 在火车上就能赏识风景?旅游专列又火了,却被吐槽成升级版大巴?

    白天下车旅游,晚上在火车上睡觉,不必再操心订酒店、搬行李这些小事,这样的旅游领会你想要吗? 最近,旅游专列这种出行方法初步被我们注意到,有淄博的“烧烤专列”、陕西的“油菜花专列”,还有西南铁旅的“熊猫专列”、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号、东北的冰雪环线。 其实旅游专列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早在2018年,中铁总注册的旅游专列数量现已到达200列,还提出将宾馆、酒吧、书…

    2023年 4月 20日
    9360
  • 世界上最神奇的公园,一年只出现3个月,其余时间都在湖底

    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绿湖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湖泊,山顶上全部都是白雪皑皑的山峰,站到湖水的旁边就会被它深深的美景所招引,很徒步的人都十分的喜爱去这儿,这处湖水的明澈程度是你无法幻想的,在旁边绿树映照下,让整个湖泊都越加的美观。 在这座公园的底部全部都是绿色的水草,这也是这座湖泊最美丽的地方。不过这还不足以招引我们的目光,…

    2023年 6月 12日
    1.1K0
  • 南大港湿地:绿意盎然,珍禽飞翔

    南大港湿地位于河北省沧州市东北部,水域蜿蜒交错,苇丛一望无际。雁飞长空、水草丰茂、鱼翔浅底,白鹭、黑翅长腿鹬等珍鸟在此栖息。万顷湿地如一块块绿丝绸绵延铺展,涌动着无尽绿意与无限生机。   南大港湿地一角,美得纯净。新华网发   水中鸟舞翩跹,一派生机。新华网发   岸上的树、水中的芦苇,浓浓的绿意肆意绵延。新华网发

    2023年 5月 17日
    9610
  • 黄河壶口瀑布现“绿水奇观戏彩虹”景观

      5月27日,游客在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游览(无人机照片)。   当日,受降雨影响,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增大,河水翻滚而下,飞溅起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彩桥通天”景观。 新华社发(吕桂明 摄)   5月27日,游客在黄河壶口瀑布观赏“彩桥通天”景观(无人机照片)。   当日,受降雨影响,黄河壶口瀑布水量增大,河水翻滚而下,飞溅起的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彩…

    2024年 5月 29日
    5.1K0
  • 贵阳花溪黄金大道 最佳观赏期已至

    近日,记者走进贵阳花溪平桥黄金大道。两边的梧桐树已经穿上了新衣,渐渐变黄了。许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去观赏。秋叶与花溪水相得益彰。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面闪烁着温暖的色彩,浪漫又舒适。梧桐树的最佳观赏期已经到来,周末约上朋友一起出去走走吧。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吴丹 饶娟 实习记者 杨润)

    2023年 10月 26日
    5.1K0
  • 看这随处可见的,都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童话图景

      五光十色的冬日茶园      和村公路两旁水杉如火。   河源 百亩茶园枫林尽染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谢为、黄进强、蓝天明拍摄报道)近日,河源市东源县曾田镇上坑村500多亩的上仙湖茶园内,满山枫林尽染,茶园内五颜六色的枫树林,将冬日点缀得花团簇拥,连日引客接连不断。据了解,与东源县上莞镇仙湖茶场相邻的上仙湖茶园,原是曾田镇上坑林场的所…

    2022年 12月 30日
    9710
  • 河北秦皇岛:秋天的长城景色美如画卷

      ↑10月26日拍摄的城子峪长城景色(无人机照片)。   深秋时节,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境内的长城景区层林尽染、色彩斑斓,景色美如画卷。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10月26日拍摄的城子峪长城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10月26日拍摄的城子峪长城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

    2023年 10月 30日
    5.2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