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医生称:门诊阳性患者增多,多数症状比首次感染轻

“近期,门诊COVID-19阳性患者较一个月前增多,其中大部分患者在家中抗原检测呈阳性,这是首次出现抗原阳性。” 5月9日,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胡阳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这可能与5月1日前后的人流有关假期是相关的。

胡阳说,就在5月8日,门诊来了一名30至40岁的新冠抗原阳性病例。这是第二次感染,症状比第一次轻。稍微重一点。 “去年底,感染新冠的人群中,有不少人来到门诊,要求做胸部CT检查。但是,就诊的阳性患者中,即使已经被确诊, “感染一次,很少有人要求做胸部CT。根据CT检查,新冠肺炎的比例确实很低。”

胡阳进一步表示,“双阳”的人症状普遍比前一个阳性要轻,至少没有前一个严重。首批阳性患者的症状与前一波阳性患者相似。他们大多有发热、咽痛等流感样症状,就临床表现而言,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其中“刀片喉”是常见症状,重症病例很少见。

5月8日,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治司副司长刘青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日,全国发热门诊监测结果显示,“五一”期间,部分地区疫情略有上升,但在院重症病例无明显增加,就诊顺序正常医疗机构的治疗没有受到影响。总体来看,国内疫情仍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各地医疗服务有序,全国未出现大规模疫情。

与此同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研究所研究员曹晨在5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闻发布会上也介绍了: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增加,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毒株的构成也明显增加,国际影响力也明显增加。在本地个案中,XBB变体的比例自今年2月起大幅上升,由2月中旬的0.2%上升至4月下旬的74.4%。同时,BA.5.2、BF.7、BA.2及其分支合计约占25%。目前,我国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流行毒株已成为XBB系列的变异毒株。

此前有媒体报道新冠病毒XBB.1.16可引起结膜炎,但胡阳表示,他在呼吸科门诊很少遇到此类患者,但他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曾遇到过伴有呼吸道症状的呼吸道症状.眼睛干涩,但不清楚一定是与新型冠状病毒XBB.1.16有关。胡阳还指出,即使新冠阳性患者再多,也没有必要大惊小怪,更不用担心。 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意味着各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我国将继续落实好新冠疫情。 “乙类、乙类管理”的各项措施,意味着新冠可以理解为与过去对流感的防控措施一样。医疗机构在做好监测预警的同时,不需要采取隔离措施,保障大家生活生产的便利。

但胡阳特别提醒,一旦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人。如果没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可能存在其他细菌和病毒感染。服药后咳嗽症状没有好转。最好去医院检查一下胸部CT。上一波新冠疫情,包括年轻人在内,肺炎的概率在8%左右,所以还是要小心。目前国内流感流行趋势仍有部分人群需要特别关注,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目前,我们病区还有1例甲型流感患者有基础疾病,仍在接受治疗。”

目前是否需要戴口罩,哪些场合需要戴口罩?胡阳说,戴口罩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概率,但如果抗原或核酸检测呈阳性,最好还是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不仅可以预防新冠,还可以预防其他病原体。

目前,网络上还出现有人倒卖或转让此前囤积的新冠药物的情况。胡阳建议,个人药品不要随意转卖给他人。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在来源不明的情况下,可以随便服用网上转卖的药物一旦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就会带来许多难以预料的健康风险。

对于是否需要囤药,胡阳表示,在药品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决定是否囤药,但囤药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包括购买的方便性。药品、药品的有效期和价格等因素,“囤药也可能意味着浪费药品,有些新冠药物也需要在治疗适应症的前提下服用,需要凭医生处方购买,而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价格也不便宜。目前相比囤药,最重要的是增强个人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规律作息,坚持晚睡、少烟酒、保持健康饮食,同时进行适度运动。”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hongyi.com/591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5月 10日 下午6:50
下一篇 2023年 5月 10日 下午6:56

相关推荐

  • 罗翔谈“高铁打耳光”事件:各打五十大板,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女子高铁上遭掌掴后还手被确定互殴,此事连日来持续引发言论重视和讨论。 报道截图(图源:交际媒体) 5月2日,一女子发视频称,当天乘坐C6276次列车,途中因阻止“熊孩子”撞椅背遭到对方家长掌掴。该女子进行了反击,警方最终确定两边构成“互殴”。《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发生争吵,从而互相用手殴打对方”,对她处以2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对“熊孩子”家长处以50…

    2023年 5月 10日
    9350
  • 从幼儿园到养老院,一个幼儿园老师的选择

    民办幼儿园关闭,民办幼儿园裁人,在生育率逐渐下降的环境下,幼教作业境况困难。实践上,背面的原因远比孩子减少更杂乱。 危机之中,幼教教师正在”自救“。有人被逼转行,也有人主动离别。从头面临作业挑选,教师们才发现,曩昔的堆集并不能帮到太多,他们需要从头开端,真正迈向归于大人的杂乱社会。 另一所“幼儿园” 上一年九月,二十多岁的小张第一天来这家养老院上班,第一印象…

    2024年 5月 20日
    5.0K0
  • 六月赶紧吃这道菜吧!可祛湿、健脾、通便,它新鲜又营养,炒的时候很好吃

    俗语说“夏吃豆,赛过肉”,夏天合适常吃一些豆类,而现在正是蚕豆很多上市的时节。蚕豆是一种养分价值极高的食物,是植物蛋白的优秀来历。适量常吃一点蚕豆,对于素食者来说,是非常不错的蛋白质补充途径。 蚕豆富含膳食纤维、钙、磷、蛋白质等养分物质,具有祛湿消肿、健脾养胃、促进消化、润肠通便等作用,另外,其所含有的丰富磷脂和胆石碱具有增强记忆力,健脑益智的作用。它的吃法…

    2024年 5月 29日
    5.1K0
  • 海南一男子被100斤重的风筝带上天:在空中停留20秒

    6月22日,在海南万宁,几名男人放风一只巨型风筝时发生了一起意外事情。其中一名男人瞬间被风筝线卷走,悬挂在半空中。据知情人士泄漏,幸好该男人终究安全无事。 这起事情发生时,几名男人正在放风一只巨型风筝,这也是一项常见的野外娱乐活动。然而,不料一阵强风卷起了风筝线,将其中一名男人卷走。他被风筝线提升到半空中,悬挂在空中,情景令人吃惊。 幸运的是,该男人没有受到…

    2023年 6月 25日
    1.1K0
  • 男子网购裤子时发现一张毕业生餐卡,网友:借衣服拍照后恶意退货!

    6月24日,广东东莞。林先生网购裤子,试穿发现裤袋藏有一张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的学生饭卡,学号前缀“2019”。林先生称,自己买的是西装裤,可能是学生拍完毕业照忘掉拿出。第一次遇到商家退货的产品还有东西,如果同学能联系自己,乐意将饭卡寄还回去。

    2023年 6月 25日
    1.1K0
  • 网约车市场困境:百万司机争夺饼干碎渣的时代已经到来!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约车行业迅速崛起,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最近网约车市场更受关注,因为越来越多的司机加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导致网约车司机的收入逐渐减少。本文将讨论网约车司机增加对市场和个人的影响。 1、网约车市场的蓬勃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约车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消费者不仅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方便地订车,司…

    2023年 9月 7日
    5.1K0
  • 朴素的“小吃街”、闭上眼睛特价出售……吸收现代年轻人新潮流

    最近,在北京,一种新的潮流正在年青人中兴起——市郊赶大集。从上一年年底开端,北京市郊的大集逐步被年青人占领,比如昌平的沙河大集、通州的台湖大集、顺义的罗各庄大集。 昌平沙河大集 特别是本来每周末开集的昌平沙河大集,直接被这届年青人“吓”得周末关停了。因为赶集的人过多,一到周末,沙河大集邻近堵得水泄不通,所以从上个月开端,沙河大集的开放时刻调整为每周一、周三、…

    2023年 4月 16日
    9590
  • 新研究:这种寄生虫可以“窃取”宿主基因来操纵宿主

    在韩国大热的电影《铁线虫入侵》里,铁线虫可通过在人体内寄生繁殖而操控人类认识并致人逝世,片中的人类在被铁线虫感染后纷纷跳入水中自杀。这一设定借鉴了实际中的生物现象:寄生于陆生昆虫螳螂体内的铁线虫为了到河里或池塘里产卵,会操纵宿主投水自杀。 实际世界的铁线虫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一生物“木偶戏”的呢? 10月19日,日本理化学研讨所(RIKEN)宣布的一项新研讨发现…

    2023年 10月 26日
    5.0K0
  • 不生孩子是错的吗? 那么,为什么现在年轻人生育率下降了呢?

    近来,中科院博导,经济学家陈文玲教授发言,“年青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一时间民众纷纷热议起来,例如同样是经济学家的马光远,就互不相让的说“年青人不生孩子,职责不在年青人”。那么到底谁对谁错?为何年青人生育愿望下降了? #专家:年青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长时间消费品也得具备消费能力啊? 陈教授说的好啊,其实子女也是消费品,是长时间耐用消费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2023年 4月 13日
    8960
  • 不是暖冬吗?为什么这么冷,听听国家气候中心怎么说

    “说好的最暖年呢,怎么寒潮一来这么冷?” 近期的冷冻感让许多人颇为疑惑。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此前的预测,今年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那为何如今这么冷? 国家气候中心表示,谈及某年或某个月份偏暖,不是通过单次天气事件来定的,而是通过对比整段时间的气温平均值,是否显著高于或低于历史同期来确定。例如,今年秋季11月3日至7日,我国大部地区出现一次寒潮天…

    2023年 12月 20日
    4.9K0